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35:聖道密戒

第二回 共修志趣

作者:大寰宇宙高真   来源:大寰宇宙高真   阅读:122   评论:0

第二回_共修志趣


回  共修志趣


功課之對於修子,當然是不可須臾離。但是有許多修子將功課曲解(或誤解)於僅限在禮佛、唸經而已;實則功課是廣泛包含任一在道場的修持(如言行),與付出(如掃、灑、塗、抹)。


彌勒法教之上生資糧,最重要之六事行法(非六度波羅蜜),其間所涵蓋,即是每一求生之修子在在均要注意及此。當然,唸佛、禮佛、誦經是最主要的功課。(所以緇眾有早、午、晚等課)


一般在家修子,當然不能一如緇眾全心於修行,但至少早課。(或自訂於可以抽出時間作早、午、晚課之中任一課。)


為何要有自訂功課?


其一、當然是怕修子偷懶,會退卻精進心。但是最重要的關鍵,是要修子藉既訂之功課束縛自心,免於觸戒犯律。緣於時時面對諸佛菩薩,修子會自內心生起不敢犯錯、以至無顏面對諸佛菩薩。


復次,功課之踐行,正是具體呈現修子趣心:求生彌勒淨土。再復次,功課是何項目?顯修修子大抵上當以慈尊經典為主課(諸佛菩薩之經為輔)。有者修子尚有以靜坐為功課。在彌勒法教中,只有密行才需要靜坐。


不似佛家他宗如禪宗,以禪坐為主,並且依自身之客觀因素,除唸佛、禮佛、誦經之外,一定要加上付出。如在道場中即是六事之一:掃灑塗抹。如是在家亦然,總不能讓自家佛堂髒亂不堪?


為何要在功課之內,加上「付出」?這是緣於人之惰性,若不強加束縛,一定會自找藉口而延宕主要功課。所以修子對於功課的認知,不要僅昧於只是侷限於法教經本。實則其深層意涵,是要將你的趣心藉此而鞏固。


共修


在佛門顯教科儀中,共修是僅次於無遮大法會之最重要科儀,分大共修與小共修,後世各家宗脈亦廣為引用,形成共修風潮。小共修:往昔我佛初始涅槃,僧團有為弘佛法志,而建立共修。


小部僧團定期聚會商研,以及議定課程,於焉後世衍伸成為小共修。最主要功能,乃在僧團核心行者各自精進,不足之間,乃集聚各僧心得分享,以助各得法益,提升深入法要精髓,因此定期共修。


大共修:緣於僧團各自精進,為承襲我佛法志,擴大引渡有情緣眾,因此僧團分首座、下座等;僧團修行有得之人,暫攝佛位登壇說法,弘法利生,一時蔚為風氣。佛雖遠去,法未斷熄。


因此,雖然各僧團有各自成立宗脈,但大共修卻已是各宗脈最重要而密集舉行之科儀。時至今日,佛教各宗共修仍是主流。近代以來,雖然時運變遷法亦遷,然則共修不但是各自精進的科儀、功課。


更是廣泛凝聚自上、中、下不等各根器緣眾共善共願一大動能。不論大小共修,緣於佛家重三寶──佛、法、僧。故共修之始,必要禮佛、唸佛──亦即尊佛。再次,繞壇──緣於壇城有佛。


佛去有法本、有僧寶〔即為攝佛,謂之首座〕,故要行繞壇。復次,尚要恭誦法要初旨。一切完備再作叩謝佛恩(或首座主法高僧),如此始能完備一次共修科儀。但是佛去後,僧團各自立宗成脈。


故共修法壇衍伸許多大同小異之法壇,但最為殊勝是有其二:第一是「金剛大壇」──(即為本師 世尊所直系大法所用金剛般若蜜)其特色、重點即是點燈、供僧之科儀,後世所衍生之光明燈,即本乎於此。


第二是「三壇大壇」──此為未來佛 彌勒慈尊所用,主要重點除點燈不缺外,仍有幡壇以及戒壇,其用意:「幡壇」在契引 慈尊本願之接引,「戒壇」在契入 慈尊本願之護生。


志趣


時至今日,佛家大壇均是金剛壇,彌勒法教三壇共修,因法教有所偃滯,仍待大力推行。何謂志趣?簡言之,即志業與趣心。修行者對於修行道程,也必須抱有如創業般堅恒意志,才能精進於所皈依之宗脈,及深入法義。


接續而來,既已立志於此法脈,當然是要成就於此法脈之領域,所以要有如創業之志、恒持不退之心。彌勒法教在我佛遺教中,當屬淨土法脈之一支。目下閻浮提地之『淨土宗』,是針對求生彌陀淨土而言。


彌勒淨土則因應 世尊涅槃所付囑,引渡佛住世而未盡渡之遺眾,因此不分根器,只要有其志趣,悉皆為 慈尊攝納接引之有情。故有情緣眾肯立志發心彌勒法門之親近、恒持不斷,必定可蒙 慈尊接引上生彌勒淨土。


一心不亂


乍看之下,此一功行是為求生彌陀淨土之主要動能及關鍵;此緣於彌陀淨土距此閻浮提地是不可以恒河沙數所計之遠,故其上生動力必要福慧具足、精修不怠,僅只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即可讓願生佛土之眾生上升。


但,關鍵就在一心不亂。彌勒法門,緣於淨土所在是距此閻浮提地甚近之兜率天,因此是不必有此巨大動能始克上生;但是任一宗脈之修子,卻必須在修行中(不論是任何法要、功課)均需如此。


此乃緣於一心不亂有其客觀之必要。綜合各方面利益,可以總結出必要之三大利益:其一、一心不亂是提升自身志趣之必要約制。眾生在修行間,很容易為自己找藉口、偷懶、散漫,甚至在做功課時容易分心、遐想。


其二、具足福慧資糧。我人在唸佛時(不論任一佛名、菩薩名),主要即是要契引此位佛菩薩之本願,以期得渡;若不一心不亂,怎有其念力可以直達佛菩薩蓮前?


其三、以此加強防護善能。我人在凝神專注之際,全身能量即會層層凝聚,形成一個有效防護光罩。眾生試看,許多動物都有此本能;遇上危急之際,全神貫注,其能量可以使毛髮聳立,即可見之一斑。


因此修子在提昇防護能量,尤其在做功課之時,或有魔擾、或有業障,甚至自身心念紛歧所引起之心魔等等,更應該在修行中學習如何一心不亂。使此一意念乍起,即可身動。


身心進入慣性之一心不亂,等同佛菩薩之化身,那麼成就無礙!彌勒法脈雖未強調:必要一心不亂始能上生彌勒淨土,但修子切不可因此疏忽!緣於此一境界,是修子甚難達到但卻獲益無窮的境界!


宇宙真理聖道學院

Copyright 2017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