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36:聖道奧秘

第十九回 性理真傳

作者:大寰宇宙高真   来源:大寰宇宙高真   阅读:1104   评论:0

第十九回_性理真傳


第十九回  性理真傳


《中庸》:「天命之謂性。」性字從生,合而言之為性;性命之不可分,命亡性失也。命之存乃為生,性之行乃為數,此存行之間即為大道之所在也。修道子知命必能珍之、體之而修之。


而其性所行之數,則為人生運數之所行產生其變化遇合;故在人生過程中自有諸般挫折,即乃行數之變化而組合命運之契機也。修子切莫以為人皆有命,力所難抗,須知命中縱有所定,但行數之變化仍為莫測之機也。


故修道子在道程中以知命為本,漸進修持,在真理的領悟中打開智慧的領域,進而從生命的行數中剋制其詭譎的變化。性命於人不可失,於道不可消極。道雖無名無形,但其軌跡仍在,始能謂之為道。


而道之軌跡,亦即人之性命所繫也。如前述,人生運數之衍化各自不同,但此中雖有異,實則仍有共通之處,即為行數與命運任何一個環節之中所產生之波折,在日常間即為劫厄、業障等之干擾。


既曰修,道子即要「了因完劫。」蓋,「因」、「劫」俱屬天地五行與人身五行及性命行存之數而變化者,如不予消除圓滿,即如數學用錯公式,百算不對;如果用對了公式,則進退自如,修道子在因劫中亦如是。


唯有圓滿因劫,性命才能圓滿;性命無所罣礙,始能成大道。轉了一個大圈子,實際上乃在直指修道子,在道程中性命的修為乃最基本課程,亦即最重要之關鍵。


淺言之,一個人性命受到飢餓貧病的侵蝕,又如何去圓滿它呢?所以每一個修道道子,必須從知命去領悟生命的智慧,而從生命過程的行數當中去了因完劫,才能使性命無所罣礙也。


此即為性命在修道中不光只是生命的形象而已,還必須藉著修圓性命以達到修道的結果。


性理篇


天命既謂性,故性乃稟承於天也。所謂物各有其質,有其生者,各隨其生而具特質,謂之性也。理乃智慧也,能夠事物窮其意理則可不受蒙蔽,乃智珠朗現也,此為性理之義解也。


然則修道子為何必須具備性理呢?因為物各有其性,人為萬物之靈,亦乃生物,故亦有其性也;既有其性,不免有所紛歧。戰國周時,有將性理之學衍成三大家之說:一為孟子所主張之性本善論。


二為告子所主張之性無善不善論;三為荀子所主張之性本惡論。此乃各家理論,以先天稟承,後天習染為基礎,而所衍申之理論;而且更有許多言論主張性隨人轉,或附物改變等。


一時百家爭鳴,紛論異陳,唯均未得作傳世之理也。以《中庸》「天命之謂性」而言,乃為傳世不斷而甚受肯定之論,可以明證人性受之於天;既曰受之於天,則人性當為至善,殆無疑義也。


眾生須明乎此理,始有復我真如之原力;蓋,因先天至性受後天污染蔽惑,所偏離之人性必須加以修涵,亦即去除後天所附加的不良嗜好,而圓明的回復真如的天性。修道子必須悟理,此乃智慧與否的真正關鍵也。


淺舉一例:「當一個道子在道程的修行之中,如果接觸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,怎樣才能去辨判它的理論似是而非,這就是智慧了!」佛堂佛規中有規戒盲從瞎練,在諸道場中各前輩道子亦均努力去糾正這個缺失。


正是以表明理解這個課目過程,是何其重要。假設說一個道子在道程中受到了波折挫考,如果有人給予智慧而明確的開導,那麼他將能夠堅定道心。比如說道子受因果報之業考,而有前輩者給予明確的開示。


或者引導向正確解開果報的枷鎖,那麼不但有助於各個道子的道心,更因此加倍對道的體認,而益加輸誠弘道、修道。反之,沒有人給予正確的開導,則當事人認為修道非常辛苦,又要經歷劫難。


恐怕因此而退道心,此時智慧就非常重要了!性理包涵了知所由來的天性及後天的智慧。能所知性,即所謂《孟子盡心篇》所云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;知其性,則知天矣!」


以知性而知天,即為明其所本,而以此行也。眾生能知本性之由來,而可發揮其至善,縱然落於後天,受諸識相之染化,亦能盡之以心修涵抑制而遵循,以至達到性理融成,則大有助益於修道子之道程精進也。


三寶與明師一指


三寶在每一個道場均有之,故當今眾生中有因三寶之爭端實為不值。佛有三寶,佛、法、僧;道有三寶,精、氣、神;而鸞堂以傳真聖訓,代天宣化以啟迪眾生,故天、地、人三才亦為鸞堂三寶也。


一貫道之關、訣、印,為傳道三寶。此乃因應制宜之普化,何致眾生起爭端耶?姑不論何教門、道場、傳道之普度,即為代天宣化,推行大道之旨也。再者,一貫道中力倡「明師一指點玄關」,真的這麼重要嗎?


要來肯定這個問題之前,先分析一些必要的關鍵。所謂「玄關」,乃人身之靈竅,亦真靈之所居,屬純陽之聚。至聖孔夫子曾曰:「誰能出不由戶,何莫由斯道也。」以此藉言人欲超脫此生死輪迴之門戶,有此大道真傳也。


而明師一指在一貫道中,是為一種入道的儀式,廣泛的運用可將之視為與佛家之皈依、耶教之洗禮、鸞門之入鸞其意義相同,乃為一宗教儀式也;但其中所含蘊,有「得道的印證」,頗有玄妙作用。


玄關既為純陽之聚,真靈所居,乃為超脫生死輪迴之門,則經明師一指以啟開靈竅,可謂打開門戶,讓人身中之真神可從此靈竅中出入。再舉一例:聖像本為由木頭彫刻或者製作而成,凡欲奉祀均有舉行開光儀式。


這是一種宗教儀式,表面上以示隆重尊敬,但實質上卻是藉開光的儀式而啟開聖像的靈脈,以使神靈出入聖像,即所謂入神也!得有眼通者,一見聖像即可斷定是否有入神,所本者即在此也。


解析至此,眾生可以明白,這個開光儀式比作一貫道之明師一指,則其義理相同,關鍵只在於明師一指之明師是否確實領有天命,則其可使求道者靈竅啟開,智慧之門不塞,修持不怠者,終可超生了死。


而聖像開光者是否具備大德及明悉開光儀式諸般法則,即為關鍵聖像是否入神。分析至此,可下一個結論:「明師一指有其正面之意義與功用。」眾生須明悟,凡有所得者好自珍惜。


但是,為什麼佛教徒,卻對此大加攻訐呢?此中首要源於佛教中人,大都認為一貫道剽竊佛教經典教義,此實為人人各自不同理念下的誤執。一貫道之傳教乃以孔孟聖學之精髓為立身之本,而兼及佛道兩門之修持。


最終之主旨乃在傳佈聖道真理,言論間涉及佛學是有以之。唯!大道普傳,各道揚弘法利生,願眾生善體道旨,內修己身而兼善天下,各將己修心得廣作眾生之引渡也。


必要肯定明師一指之意義及功用,但對於頗多道子動輒以其他未經明師一指之修道子,予於灌輸必須去接受明師一指始為之修道,才可成就大道的立論觀點亦頗為不以為然,在此一併分析探討之。


明師一指在宗教儀式中,與其他各宗教之儀式均同,不論修道者歸屬於任何一個道場,只要精修於本身所皈依之宗教教理,即可達到智慧大開,而修持至超生了死的境界。


其中所分判者,乃是一貫道中有 老母慈悲,以明師一指之法門,藉由明師之助力而縮短自己苦修的歷程而已。明師一指謂之得道,乃以一指啟開生死門,但生死門雖開,如若不能再為精修,終亦無用。


「得」始初得道而已,但其成果尚有一段漫漫修持歷程也。願眾生明白,修道的路程就像西諺所云: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。」每個宗教的修持均有最高境界,不是比較誰的「道」比較好。


而是每個修子個人的精修與否,才是道程結果的關鍵所在。人為傳教的紛爭對道沒有好處,只有傷害而已;而不能達到「道」的最高境界,不是道有高下,而是自己的誤執阻礙。


了劫


所謂「劫」,在命運的過程中就是一種變數產生的破壞或者傷害的力量。每一個人,甚至包括動植物,在其生長的過程中均會存有劫數,而每一個

修道子,不論任何教門的出家眾或是在家眾,更不能避免劫數。


古來修道人常有句話,謂之「兵解」,即是修道到了某種境界,而讓刀兵劫數以求解脫皮囊的束縛,此即為刀兵劫。而修道子所會遇上的劫數有:「情劫」即一般之家庭親情考、男女之情愛考。


「魔考」即為自身之心魔,及外道之魔考等;其餘尚有酒色財氣、順逆等之「命遇考」,以人生順逆以考心志;「名利考」,以明悟道心;「病考」,以磨毅志。而諸般考又可以形成劫數也!


「劫數」與「考」只是名詞罷了!一般眾生謂之劫數,修進人謂之考。形成原因有二:其一,乃為本身之因果業報所形成。因果業乃為八識中第七識意識之作用,以自身之他識而牽引累世業障。


而形成一波波起伏不定之命運,因而亦產生諸般劫數。淺舉一例而言:某一修子在道中頗有堅誠恆修,勤持無懈無怠,此時其所具六識均有日漸淨化傾向,亦即靈性日愈圓明。


但此六識乃為自我意念所可自主,而主掌業報的第七識即本此而將夙世、現世業障亦一併顯現於意識之中,故成為牽引更多的業障,於是修子就會更加艱辛的面對道程,必須一關又一關的去祛除。


比如說,今年遇上了家庭劫,好不容易的突破它,旋即又踫上病劫,一磨考幾年中,幾乎將道心動搖,好不容易的一一克服,又有事業、謗道的智慧考,好似整個道程中就是一連串的考關、劫數所組成。


但是,修子必須明悟,在道程中愈精修,靈性愈圓明,業力則愈緊逼,直至修道子清除它,始能順利過關。這也就是遇上考劫的原理。因而,道中人除了潛修內性之果須勤,更要兼行功德,消除業障,減輕壓力。


才能不被業考所挫,而能完全了因業而超生了死。其二,劫數由因緣之所交織而成。紫微斗數中會合刑沖之立論,即可為因緣交織之明證。比如說,橫禍起於不測,戲水滅頂、疏忽火災。


天禍風火水災、車厄血光、病磨劫厄等,幸與不幸之別,則在事故之發生是否得有助力而消弭;換言之,可得助而脫難關,則有驚無險,否則難關不脫而成厄,則成劫也。


凡事均有起始,而在過程中,在週遭事務、人際關係,甚至人、事、物均為左右劫數與否。故,人一入輪迴,命中即有註定將於何時產生何種事端,然後在人生過程中,因緣牽連之會合刑沖而形成也。


所以眾生須有明悟,在人生過程中劫數隨附著輪迴果報,而等候著因緣成

熟而產生。修道子同樣亦在劫因公式之中,只是因為修道者一旦有劫數,容易讓人產生「拜神那麼虔誠,也還受那麼多的苦磨」!


因而吾奉勸眾生,了劫在人生過程中實為重要之過程,只要能將劫數清除,則可謂有望縮短修持過程而證得大道,超生了死,回歸理天無難也。由此亦可見,「劫」阻礙之大也。


劫與道


人生在世乃由累世中善惡因緣,而成輪迴之關。因此夙世慧根有助於此世道程中的智慧,即為佛家所謂「十世修成一世果」。其意乃為累世之中均積有善慧之根,而在累世積成之佛果也。


換言之,佛果之成就,在此世之因緣乃由好幾世的慧根所累積。相對的,累世能積善慧果,則累世之中亦有可能累積惡因緣,則此惡因緣在累世輪迴之孕育下,可能演變成此世註定的劫數。


那麼在此世的修道過程中,就必須受到侵擾;因而渡劫與修道可是一體兩面的重要的事情了!當今修子之中有許多困擾存在,不可否認,其中尤以受劫枉死而枉費修道前功之困擾,尤為存在已久之普遍。


常有修子因先人已求道,但道程未盡全功之際罹劫受難,乃心存疑惑:「在劫者是否因有求道,就可以免除枉死之禁?」尚可有:「地府抽丁,天榜掛名,而可超入天道三院再修道果?」


此點絕無可能!蓋,因劫數之形成乃由累世因緣所積,亦即修成佛果仍須累世積善慧果一般;故,受劫未能安渡,即為道程未盡圓滿,塵緣之因果未了,焉能超入理天聖境?


此為劫數之阻礙道子返歸理天一大重要因素,亦為修道子不可不慎之處。然則,人生於世雖知行善,但總在七情六欲未斷之中,焉能無過?而造

過即有產生因緣,因緣輪迴中則亦必形成劫數,如何始能避免呢?


在道程中了劫,可謂一道很重要手續,亦為人人無可避免,僅為或多或少、或輕或重之分判而已。所以必須先了解劫之由來,而在人生過程中必須實踐去面對劫數。


比如說,某人在修道中為了辦聖事而出遠門,卻因而受到無妄之災,如住

宿處發生火災,或者車禍出事,差幸命大,脫過劫數,但身體之創傷可謂嚴重,這就是劫數。


但是,很重要的一點,即是要明理,不可因而妄生謗道口業或退志,才能算是圓滿度過一劫。否則,謗道口業或者退志,則不但不算渡劫,相反的因此再造業,有可能再產生新劫數。


另外,在日常間亦有頗多之不順,比如說,身體病痛、事業運途,家庭親緣,甚至朋友事務等,均可能漸進的折磨,此均在消除累世之業障,亦是間接在弭阻劫數的產生。


所以修道子必須明悟,欲證無上果,必須有累世善慧根之累積,而劫數正是阻礙修積善慧果的殺手。因而對道程中,諸般突發的事件均須謹慎處理,並且智慧冷靜,堅毅的去面對它。


昔時修道者內修八佰果,而要外行三千功,因內果潛修而外功不行,即要去面對劫數,一個應付不好,恐將沈淪於萬劫不復之境況。其理所及,則是修道之中,內外兼修則是修道子了劫併行。則可達成最高之修道境界。


今時修道者,有幸躬逢大道普傳之際,能夠明悟「了劫」乃為修道不可或缺,更因道場遍佈,行功了愿亦易如反掌。故,三期末法之時,道子能得修成正覺而證無上果者,比前二期易而宏也。


宇宙真理聖道學院

Copyright 2017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