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36:聖道奧秘

第九回 生死解脫

作者:大寰宇宙高真   来源:大寰宇宙高真   阅读:139   评论:0

第九回_生死解脫


第九回  生死解脫


人生必有生死,乃因此綿衍生息。而眾生之生,由人身而胎生者,其之生則為一樣相同,但其死則各有不一,至百種之間。是以生死之間,有其過程,而造成結果。


但死雖有百種之異,不論病死、橫死、溺死、禍死,在臨際命終,卻有如生者之時一般,均乃痛苦莫名。所痛者,生乃靈神入胎,彷如明珠投暗,一片烏漆,靈識慌張,胎生破體而出,是以嬰兒落地,哇哇不止。


死者靈神昏昧,似欲離體,因而恐懼不得安寧,體軀器官敗死,疼痛莫名。因而生物臨死,均有一個現象─靈神特別恐懼,因而特別敏感,體軀感受力亦比平時敏銳數倍。


故其疼痛感覺更如椎心刺骨,從此刻乃是靈神離體,上升或下墜之分判。一般人不論生前是有修道,或者未得修道,靈神以體軀面臨死亡之時都是同一個現象。


但其中差別,乃在修道者在靈神恐懼之時,可以得到外力之助(即仙佛引渡),以及自身行持有素,在面臨靈神離體之際能有凝神之功,以作自救,可使靈神不致恐懼弱化,而投入黑暗世界。


生死乃為彼此之開始,因生而後有死,因死而後有生。所以在此一體兩面,互牽互動的關係中,關鍵就在過程,是否能夠知道這個生死的過程,主宰關鍵就在靈神。


修道法門萬千,但卻在靈神的修涵最為重要。儒曰「內性」;佛曰「見性」;道曰「守性」,即在以性靈為內修最高境界,亦由此表明修道欲達究竟之界,修道子不墜輪迴,則靈神的修持功夫不可輕忽。


人之生,似如明珠出土,大放光芒─不論其往後必須面對之人生是苦是樂;人之將死,卻是一段漫長苦澀陰暗而森冷的過程。將臨命終者,其外乃為筋肉顫動,而面色因血氣之不行而漸趨灰白。


在周身毛細孔緊促縮張之間,寒冷感受愈重,氣息之中斷直欲隨時氣絕;因而筋肉宛如寸寸挖割,疼痛難當,神智則漸漸昏昧,這是臨命終人之知覺所可體會之恐懼。


而因恐懼,神識愈趨不清,靈識宛如受到一片黑色羅網所籠罩,此時任何暖意爐火均不足以助其脫離此一渾噩。而環繞其周遭之親人因其已似氣絕,有者號啕大哭,有者手忙腳亂為其搬動軀體,整理後事。


實則此時臨命終者最為痛苦,因為每一個震動,每一個刺激,均數倍大於平常的感受,因此也是臨命終者最關鍵的時刻。此時其靈神有如受驚小鹿在其軀體竄亂不安,因哭聲如雷響使其驚嚇離體則容易竄入黑暗道。


相對的震動軀體亦容易使其靈神竄入黑暗道。所以此時周遭之人切記不要移動臨命終者之軀體,及莫號啕大哭;此時其人雖已死去,但靈神尚未離體,嚴格說來尚未死去,尚無須放聲大悲哭嚎。


有許多佛門宗脈在臨命終者氣絕八個小時之內不予移動體軀,並以善友助唸即是此意。但是最為關鍵者卻在靈神尚未離體,臨命終者能夠自我心生懺悔,這是一個光明與黑暗最重要的分界線。


每一個人當氣息奄奄之時靈神最為脆弱,但在脆弱的過程卻有短暫的迴光返照,那時靈神清醒。此時自身如能發出懺悔之心,持續至氣絕,則其靈神必不致恐懼,基本上已可不直接竄入黑暗道了!


命終時能夠保持懺悔心,則生死門勘透一半。當生命終結之時,軀體之痛苦難當,一般眾生俱同。但,生前知所修道之修道子卻可不同於一般眾生,因為修道子在修道的過程中,不論任何宗脈都有內在修持。


此一內性的修持不但在平素是內功的精修,一旦際臨命終之時更可穩定靈神不致恐懼。即將命終者感覺更加強烈,如果再加上外力的增強,因而產生劇烈的怨恨,則容易因此不平心而墜入地獄道。


因而此時最要使其釋去怨恨,給予足夠的安寧,不再加重其心理上罣礙,才能夠順利的讓神識不致墜入地獄道,而這個有利的方法可以分成外助與自救兩部份。


所謂外助,一般蓮友、善友、助唸者均是,敦聘法師誦唸超渡也是。此般外助因屬他人發心,因而其效益當事者無法控制,更因各人發心不一。尤其敦聘法師誦唸,以形象意義重於實質意義,其效果彰否,尤有商榷餘地。


但一分付出,一分收獲,助唸有其不可否定之效益。尤其得當之助唸,一切按部就班,使臨命終者放鬆心靈包袱之後,其效倍宏。自救之道,意即在臨命終者本身神識未盡渙散之時,可以自我幫助神識不墜入地獄道。


但有先決條件,分成有修行、有信仰,以及未修行、無信仰四大部份,以及本身生平功過;因為,一旦臨命終者生平過業累累,則縱有大羅仙法亦無可助其免墜地獄之道。


因而此段理論只適用於生平未有大罪大過者,而如若生平有罪過,臨命終之際能夠一心懺悔,發此大願心,則或有可能減輕其累而得善終。有修行者應在臨命終之際,以堅誠願心,凝聚願力。


借此凝聚願力,保護靈神不墜黑暗物象之中;當然修行者靈神之凝聚,可以在臨命終之際產生,快速達成,其主要關鍵即在生平的精修。未修行者因無平素修持的苦工,欲凝聚願力有所困難。


但是卻可在臨命終之時,一心虔誠,以唸佛、頌聖或懺悔,使心一致而達到可聚靈神不散,基本上可不輕易竄入黑暗假象之中。信仰之有無乃攸關個人心志之凝聚,因而際臨命終之時,信仰心如果不滅則助益更大。


試舉其例:佛家有唸佛會,尤其在臨命終之際,更有佛教徒口中唸佛不止,企望蒙佛接引。此一實例,必非絕無可能,只要臨命終者信仰心虔誠,則其心聲當不下修道子之願力,定可蒙佛感應接引。


相對其他教門,如道家頌聖,舉凡道祖、恩主,更及至於師尊、師母、老母等,一心所聚,也非不能蒙聖接引。關鍵只在信仰心,屆時是否可能發揮無遺。綜此而言,凡諸心念所聚,基本上有助靈神不墜入黑暗物象,而種下投入地獄道之根。


萬緣解脫


業識牽掣,因而際臨命終者靈識受蔽障,在其意識之間充滿難以割捨之情懷,如財富、親情、愛情等,因而懊惱、怨恨隨之湧上心頭。俗云:「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。」


但是實則一般人之將死,意識俱皆充滿恨意,尤其生平造業犯過之人,當他際臨命終,在呼出最後一口氣之前一刻鐘,生業俱皆如幻燈影片在腦海中盤旋不出,進而神識盡受業累所控制,何來心靈安靜?


是以當他氣絕,靈魂出體,必是直墜黑暗地獄。所以在呼出最後一口氣之前,亦即彌留狀態,最是關鍵解脫的時刻。修道子因在平素即能外行功德,因而日漸消業;內修靈性,可得光明。


因此命終之際,外業干擾較輕;內有圓明靈性照耀,故大多可避免受業累而墜地獄。但是一般修行較淺,或無所修行者,靈性如油盡燈枯,日漸暗淡;而心有不釋,內無以自主,外無以禦力,受業所伏,終將直墜地獄。


導示解脫


在此刻最重要即為導示。所謂導示,即是在際臨命終者處於彌留狀態,能夠引導其啟發自我潛能,控制住莫名怨恨以及不釋;因心有難以割捨又無可奈何,故怨恨之心必重。


所以,導示者可立即針對其所最難釋懷或無能割捨者,在其耳邊先行誦唸往生咒一遍,緊接針對其心事加以強調,以釋情懷,可助其心靈明清而達到解脫第一要素。


試舉其例,某人有年高父母未善盡孝養,可惜天不假年,其人必對此無所釋懷,則在身旁之人立即以往生咒一遍助其先避業擾(此時亦有以經文、佛號、聖號等均可),然後在其耳邊強調,要其釋去罣念所在。


比如父母可有財力自行安養,或兄弟姊妹能夠盡孝,以助其力,直到際臨命終者神色轉為安詳為止。一般際臨命終者,可及至其八小時之中,助以導示,均有其效。莫使臨終者加重軀體之痛苦,則解脫第一要素必可完成。


宇宙真理聖道學院

Copyright 2017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