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37:聖道真詮

第十回 救靈救苦

作者:大寰宇宙高真   来源:大寰宇宙高真   阅读:134   评论:0

第十回__救靈救苦


第十回  救靈救苦


有情眾生秉賦天地精華,藉父精母血成胎而孕育,本靈至清,人間本是淨土,奈何重濁塵障時日久蔽,以致靈性染著,形成紅塵苦海。靈胎一入凡塵,即入苦海,雖有天性至清之靈,以及大道福音之傳渡。


然則人心執於假相,誤假為真,因此沉淪輪迴不止,甚至有者墜入殘靈,難以回復人身,殊為可悲可嘆。大道傳佈,因此而有救靈、救苦之分,雖然一字救度,不論是救靈救苦,均屬濟度生靈,攀登覺岸,共向光明。


但是人為強以區分,因此形成教爭。今日不論佛家各宗、道家各脈,以迄「儒、道、釋」共冶之鸞門、一貫道道場,俱皆普化眾生,一則回復真如本性,再則共修大道,至少濟度苦難,俱有天命,辦道何苦爭此虛名。


試言佛家慈悲為主,眾生一體佛性悉皆引度,道家雖有自修而得再行濟度世人,再及於一貫道之先得後修,鸞門之外修內造,如此均在融入修行領域,而能上承天命,下渡苦厄,總不出大道福音。


唯今日道中之所以迭有紛爭,一者人為因素,二者自我本位,三者斷章取義,四者誤導眾生,別有用心。試言「救苦」,眾生既在累世塵障染著中輪迴不止,因果即如滾雪球般,苦難愈來愈大。


如不先行予以濟度苦難,則無以令其親近大道。譬喻「救人」,當必須針對其迫切需要,始有效果,及至苦難得有減輕,如此引度此人近道必然事半功倍。然則「救靈」卻也必需急迫而重視。


譬如:一貫天道之以先得而加以引度進修,即是救靈之最佳典範。因為天道傳承以直接賦與天命,行者加以傳佈褔音,並以自身修行所得,引度後學進修大道,在道理研悟中提昇智慧。


勘透人生苦海是果報場,在苦難中修行消業,寧願今生艱苦,也要縮短沉淪苦海的時日;換個角度觀察,如此正符合佛家僧眾,一則苦行,二則戒律,三則進修。是以故,救靈與救苦,正如兩極。


雖然背道而馳,但卻殊途同歸,仍然可以有交集,但願世之修持者明悟於此,不論身處任何宗脈,身處任何道埸,只要在修行路上一志精進,從何著手無所關礙。


脫胎換骨


修行諸生,大多遇上身體多病,有志難伸之窘境,雖然有者是夙世因果所纏擾討報,但有部份是在修行之初,沒有奠定良好根基,以致修行深入,因為涉獵綜合其它法門,乃致身體過度使用,而不勝負荷。


如此因素,是以修行中途抗禦病魔所花費精力,幾乎與修行所花費精力相等,因此築基甚為重要。當然築基是特有名詞,譬如:丹道,譬如:練氣,甚至練習坐工,諸如此類修行,都必須有築基工夫。


至如今修子已少於單一法要而修行,因為如今法門普傳,大道處處,幾近褔音俯拾皆是,雖然有利大道推動,然則弊病也讓行者無所適從,是對築基之工夫,以適合人體與時序。


不論修行任何法門,皆可適應於築基,以此脫胎換骨,善養修行最重要的條件身體。人身有血有氣,穿經過脈,以此血氣之運行,而使體軀澎湃生命現象;然則人體氣血之行,大致可分為:


子時起至寅時,屬陰性而靜,因為此時大部份人已入睡,是以血氣之行屬陰靜。


卯時至午時,此時人大都在運作活動,因此,此刻氣血之行屬剛陽,並且陽光初起,尚有助於人身之陽氣。


午中此一時辰是為正陽,不但陽剛而烈,因此,此刻人身血氣運行亦受影響。


午過而申未,此時正可銜接陰陽之過渡,氣血將要由猛而馴。因此,在起伏之中加以訓練,則可使人身氣血之運行可以承受更大變化。時辰之陰陽既明,人身氣血之行也知,人身之病痛或者耗弱所在,即可藉此擇時而修;譬如:


練氣者,當然以子卯之時陰陽交泰最為有利,然則此時坐習,僅止於培元 聚氣而已,若是氣虛者可行。


若是氣行不順,則是以申未之時。


身有氣傷,正午最忌。


驅陰寒煞氣,則以正午為佳。


再譬如:臟腑不健,則氣行以五行而分:


心者屬火,可擇亥時,以此近陰,陰柔而助心肺之動,庶免過烈,無益反傷。


脾胃屬土,則可辰時而行,以金助土,相生相剋,用於此類運行,則是恰到好處。但是,除有時序以及人身之契合之外,尚有二項外力因素,必須特別注意:


一者四季之氣候有所變化,因此夏冬之間,必須提前二刻,以因應晝長夜短以及晝短夜長之變化。二者藥物之使用:人身有腐壞衰耗之可慮處,因此往昔修行之人,練藥之術輔而成之,但是今人不用自行練藥。


譬如:身體鈣質不足,多有健康食品可補充;譬如:氣血不足,亦有成方可補充。因此,針對自身不足,築基之際,藥物輔而成之,如此脫胎換骨,必可事半功倍。


築基之功夫,必要磨光火性,得到耐性,卻是竟其全功不可或缺之工夫。試言蒼黎輪迴人世,在人生過程中,當然有許多際遇,但是在此際遇未成熟之前,種種波折,甚至折磨不一而定。


只有在緣機成熟之際,才能水到渠成。磨性是一種修養,也是內性的昇華,不止修道子必須要磨性,及至一般蒼生在人生過程中,應對諸般事物,磨性亦屬不可或缺。


譬如:一般人喜好之釣魚,在魚兒上鉤之前,必須有耐性等待魚食餌,才有所獲;如無耐性,將是徒勞。再譬如:鐵杵磨成繡花針,整個過程所涵蘊之毅力堅持,若無很好耐性,將無以為繼;一般人如此,修子更是重要。


不論修行任何法門,譬如:襌修,譬如:唸佛,譬如:練氣,譬如:靜坐修行,譬如:深入經藏,譬如:修行戒律,不論佛道法要,不論顯密功行,更不論初行精進,耐性不足,一切空談。


不但無法奠定初行根基,更遑論精修深奧法要。耐性與火性是凡俗之人不知自覺潛藏於意識之中,佛道典故之中,不乏記載,必須消除火性,磨成耐性,才足以深入道程。


雖然是屬老生常談,試看世之修子,襌修者坐不定心、修無慮靜,只因缺少耐性。試看唸佛若無耐性,幾聲佛名,便已心生物外,無以為繼。試看深入經藏,概嫌法要枯澀,無有潛心體會。


更論及勤守戒律,必須以絕大意志毅力而實踐,若無耐性,又何能堅持恆守。小小一個人性之劣根,牽連整個修行過程,世之修行者,豈可不慎!在修子接受法要褔音法喜充滿之際,放眼望去好似光明,大道已在眼前。


因而忽略此一關鍵成敗之因素;因此,許多修子即是敗於此一根基,不能紮深,使往後道程多所波折。總而言之,修子在修行之際,可以接受任何法要,深入體會研悟,但絕不可輕忽此一側重實踐之築基功夫。


宇宙真理聖道學院

Copyright 2017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