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10:天律十卷

第廿一回 吉凶應念章

作者:大寰宇宙高真   来源:大寰宇宙高真   阅读:83   评论:0

第廿一回_吉凶應念章


第廿一回 吉凶應念章


太上曰:念從心起,善惡由此而生,吉凶相應相隨,不等待有做沒做,神明至靈,已經因你而觸動。善惡的念頭產生,神靈已經知道,所以君子警慎於獨處的時候,不敢對自己的影子,做出感到慚愧的事,因為影子時常跟隨身體。善惡的根源在於內心。


內心有如自己的身體,神明有如自己的影子。吉凶降臨,善良是吉慶的原因,惡毒是災禍的根源,跟隨內心的感召,向外感應神明。心中通達虛空的神明,神與神互通,彼此感應相交,內心的善惡,自己應該審慎辨別。


孔子曰:神是虛無的靈,人的身上有虛靈的孔竅,有神居住在其中。心起念動,感觸著神靈,氣從腦出,善者清澈,而惡者汙濁,吉者光明,而凶者黑暗,心神既然生出,則神明隨念而來。善與吉相應,吉神跟隨而保護。


惡與凶相應,凶神跟隨而訶責,隨其所作所為,而給予應得的報應。不等待去做,就已跟隨念頭而降臨,所以稱為跟隨。不等待所做出的善行或惡行,而立即給予善報、惡報,這就是已經跟隨的意思。


心神與天神相會,心氣與神氣相通,所以不等待已做或未做,而感召賞罰自然到來。心念生起時,善惡已經明白分辨,判別吉凶而明白感應的道理,感應的道理明白,善惡的分別就能知道。


玉尊曰:善惡已作,而吉凶與其相應,這還算是後來的事。善惡雖然未做,但一念心起,而神明已經跟隨,這是感動於先前。人不知道,但自己的內心知道,神明已先知道,起心動念的時候,善惡早已經分別。


吉神、凶神之徵驗:


△賞善之神,性仁而好善。主掌錫福、錫祿,增壽益算。定貴、延嗣,解厄呈祥,招諸一切吉慶之事。保衛善人,助其成功,以膺吉慶。作善逢之,自然吉慶,故曰吉神。善、終吉之道也,故曰吉人,吉與吉會,故吉神隨之。


△罰惡之神,性剛而惡惡。主掌減算、奪祿、削福降禍。損丁、耗財、興災為厲,招諸一切凶危之事。殛罰惡類,使其死喪,以遭凶危。作惡逢之,自然凶危,故曰凶神。惡、終凶之象也。故曰凶人,凶與凶逢,故凶神隨之。


神明監察之森嚴:


△三界、四府、三官、有考校之權,總御仙神升降之柄。所統諸曹,有儲佐將帥神員,各部神吏神兵,神仙兵馬,分部虛空地上,巡查人間善惡功過,隨時奏聞,以為賞罰。


△斗口王靈官,奉巡遊大地四大部洲,封為都天糾察。節制飛天糾察諸大靈官,每省有監察大神,主管各地巡遊監察之神,糾察部下,有都監之神。有雷部為之殛罰,有法部為之誅戮,有水部為之水滅,有火部為之火焚,有瘟部為之病收。


△又有三台五斗,統御周天分野星宿,監照世人罪福,大則關國家之禍福,小則係人民之吉凶。故有虛空巡遊監察之神,有地上巡遊監察之神,有城隍、社令、里域、都官,一切巡遊監察之神。


△家有灶府五祀之神,國有山川社稷祀典之神,及方隅、疆域、山林、川澤、井泉、溝渠里巷道路橋梁,但有人民來往之處,皆有巡遊監察之神。


△日有日巡之神,夜有夜遊之神,晝夜時刻無有間斷,該值日星宿神司,如有善惡失察,監察差漏之處,各負其咎,有降謫處罰之條。


△世人勿信其言,硬口謗說神明無形無憑,自招降罰也。


明觀氣知心、應心隨至、之徵驗:


△人之靈氣,運於五臟六腑,五官百骸,上下往來,總攝之心,意動念起,隨心應用,發現於頂門,與虛空之靈氣相接。故巡遊監察之靈神,逐氣而隨,觀氣知心,應心隨至,不待其為而已隨者,神與神相通,氣與氣相感召也。


△肝氣屬木,上通於震,其色青,念動於心,心動於肝,其氣隨心出於頭上,而變現焉。起仁愛心,恩惠心,孝德心,其氣青紫正色,清而成光。起暴怒心,瞋恨心,鬥狠心,其氣青黑異色,濁而如霧。


△腎氣屬水,上通於坎,其色黑,念動於心,心動於腎,其氣隨心出於頭上,而變現焉。起正智心,陰鷺心,救濟心,其氣黑玄正色,善德純者清而成光。起欺詐心,傾險心,淫邪心,奸巧心,其氣黑黯而昏,濁而如煙。


△肺氣屬金,上通於兌,其色白,念動於心,心動於肺,其氣隨心出於頭上,而變現焉。起行義心,正直心,忍德心,其氣白素正色,義德純者清而成光。起殺害心,殘虐心,謀奪心,乖僻心,其氣白混而暗,濁而如塵。


△脾氣屬土,上通於鎮星,其色黃,念動於心,意動於脾,其氣隨心上透於頂,而變現焉。起正信心,忠義心,讓德心,遜順心,其氣黃紫而正,信心純者清而成光。起貪求心,幻妄心,陰害心,怨罵心,其氣黃黯而贓,濁而成霧。


△心氣屬火,上通於離,其色赤,念動於心,心運於氣,其氣隨心透出於頂,而變現焉。起禮讓心,虛沖心,謙恭心,敬畏心,其氣赤紫而文,禮德純者,清而成光。起背禮心,悖亂心,迕逆心,詈怨也,其氣赤黑而戾,濁而如煙。


△純屬善心,其氣色、正而純,清而明。


△純屬惡心,其氣色、昏而黯,濁而污。


△念雜兩持,其氣色、間而雜,亂而支。


△善重惡輕,其氣、清而帶濁,清多濁少。


△善輕惡重,其氣、濁而帶清,濁多清少。


以上五氣,隨心發現,神明觀氣、而辨其善惡。隨氣而來,視其行為將善、將惡,神先將賞罰之機以待之。故經文夫心起於善,起於惡,雖曰:「未為」,氣已發露,吉神、凶神,早馳逐而隨之矣!故曰:「已隨之」。


善惡心起雖未為,氣先發現神早知;

逐氣而來觀動靜,故曰心起已隨之。


【原文】


◆吉凶應念章夫心起於善 善雖未為 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 惡雖未為 而凶神已隨之


太上曰:「念從心起,善惡由通生,吉凶隨應,不待行未行。夫神明至靈,觸機而行。善惡之機動,神靈已明。故君子慎獨,不敢慚於影,以其常隨形。善惡根於心,猶之乎形,神明猶乎影,而吉凶常臨。


善者吉之機,惡者凶之根,隨心感召,協應通靈。心中之神,通虛空之神,神與神相逐,感應相傾,心之所之,善惡其自斟。」


孔子曰:「神虛靈也。人身有虛靈之竅,而神居焉。心起念動,機觸神移。氣從腦出,善清而惡濁,吉明、而凶黑暗。心神既出,則靈神隨氣而來。善與吉相應,吉神隨之,而擁護。惡與凶相應,凶神隨之而訶譴。隨其所作而施其所受,不待作而逐念臨之,故曰隨也。


待其為善感惡感。而即施以吉應、凶應,即已隨之謂也。神與神會,氣與氣通,故不待已行、未行,而感召自至也。心之所起,善惡辨焉,吉凶審焉,而感應之理明矣!感應之理明,而善惡之端知矣!」


玉尊曰:「善惡已為而吉凶應之、猶其後焉者也。善惡雖未為,但一念從心起,而神已隨之,是感於先者也。人不知而心自知,神先知。起心動氣之際,蚤別乎善惡可矣!」善惡心起神先知,自然感召便隨機;吉凶相應毫無爽,何弗捫心蚤忖思?


宇宙真理聖道學院

Copyright 2017-2024